行驶在马来西亚的路上,尤其住在都市,遇到堵车的情景正常不过。所以有句话说,马来西亚比新加坡厉害的地方,就是新加坡一天得要堵车两次(上班时段和放工时段),而马来西亚只堵车一次,那就是从早上堵到晚上。我深信住在吉隆坡一带,经常往来联邦大道者都会有这样的共鸣。
因此,我就剖析了到底为什么马来西亚会堵车,堵车的原因何在?结果统计出三个主要因素导致马来西亚堵车。
1)下雨。马来西亚是一个多雨的国家,加上雨量大,许多的道路、沟渠设计无法承担如此突然起来的大雨量,所以形成了积水。就算不积水,许多驾驶者都会放慢速度。其实放慢速度没有问题,但也不必从豹的速度,突然变成了乌龟的速度的。也许车是纸做的,不敢再雨中行驶吧。
2)有交通警察。交警其实扮演着舒缓交通非常重要角色,但是我们往往看到警察,就会去踩刹车,这是犯罪心理导致的自然行为,所以突然让后方的车子也顿时跟着慢下来。
3)交通意外。一旦路上有交通意外,不管是大件事,还是小儿科,路上驾驶者都非常的有“爱心”,懂得“关心”此事故,刻意的放慢车速去观看。这简直就是八卦!有时候交通意外发生在对面路,但两方往来都有长长的车龙。
如果一旦遇到假日(马来西亚的假日多得是,赢球有假期,有烟雾又假期)更为严重,车流量多不是最大堵车的关键,而是驾驶者的态度才是造成堵车的原因。
以前在工艺大学念物理时,可以看哩速多少,还有多少公里的路程,再看看当下的时间,就可以套进方程式里头,计算几点能够抵达目的地。但今天,我们得要靠导航来告诉我们几点会到,而且导航更新功能绝对超强,可以一开始告知几点抵达,然后在路途中出现了状况,然后让你的抵达时间延后。更厉害的是还会教你兜路,甚至U转呢。
路上很多的驾驶者,其实就是出来兜风的心态,也好像感觉那条路是他爸爸的,所以可以在快车道用着脚车速度行驶,让后方的车子摸不着头脑,前方没有汽车阻挡,也没有什么路况问题,就是车子开得慢。(或许上山车没力吧,但也要有自知之明啊,车子没力,可以开到左边去,别在快车道霸占位子)有的车子在后方车子闪大灯后会开到左方去,但有的驾驶者他们不会理会后方车子闪灯,眼前只看前方,这种“没有后顾之忧”的自私驾车者往往是让路上堵塞最大祸首。有的车忍无可忍,只有违规左边超车…
也许这也是路上规矩没有列明开“慢车”是错的。交通规矩都只会检举超速驾驶者,却没有对付超慢驾驶者。
在中国、台湾等地,高速路上会标明该车道需要行驶的速度是多少,譬如快车道是100km/h – 120km/h,中间车道是80km/h – 100km/h,慢车道则是60km/h-80km/h,而且这路标都不断的提醒驾驶者,将本身的车子开在“你想开的速度车道上”,而不是开80km/h,却开在快车道。
而且提醒告示牌也设有照相机,一旦发现驾驶者超速或缓慢行驶,开在不该开的车道上,马上就会被抓到证据,罚单就会寄给你。而且不必一直提醒前方有摄像头,三个告示牌后才出现摄像机。全国40多个摄像机都已经被驾驶者摸透,而且听说好像很多没有用了…
被抓到三次超慢行驶者,其实也不必罚钱的,只要强制性的在车镜上贴上“不能使用高速大道”即可,就像佳节期间重型车辆不允许使用高速大道,的确让路上通顺很多。假设能够将这些不遵守高速,重申“高速”游戏规则时,不如在联邦路、乡间小路,慢慢欣赏路旁风景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