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对一些必须面对的事情不应该以鸵鸟心态来应对,毕竟“暂时”的不理会将会引发许多后患。
身为决策人更背负着这种责任,也许这就是在位者的困扰,烦的并不只是如何处事,而是要懂得怎样理人。
任何的一项决策牵连的不只是眼前的损益,也可能造成未来许多的变数。
在一家公司接棒的第二代,公司里有许多的老臣子,曾经是父亲创业时的好帮手,更是对公司忠心耿耿,鞠躬尽瘁的。但,来到了电子时代、科技化变革,这些老臣子似乎没有办法跟得上这个步伐,到底要留,还是要砍呢?
年纪大了给的借口就是学东西比较慢,公司要变革也要给予时间大家去适应。这群老员工毕竟曾经立下许多的汗马功,难道因为他们跟不上脚步就无情的辞退他们吗?
年纪与学习的速度当然可以画成等号,可是年纪和学习意愿是两码事。很多的老员工如果跟不上步伐,到底是真的时代进步得太快,还是他们依旧跟着过去的做法,没有去提升和装备自己应对新挑战呢?
决策者在评估风险方面有很多考量,但是一切的决定肯定有其利与弊,没有十全十美的结果,但求将破坏力降至最低。感情与利益,两方面都要讨好,往往就会到导致决策拖延,对外人来说,这就是“拖泥带水”、“决策力慢”的形象。
那假设要处理公司里有能力、有贡献的职员,可是却有极大可能性他长期下来会为公司带来文化上、理念上和规矩的冲突与破坏时,要留还是要铲除此员工?这需要智能和情商交错的拉锯,才可以做出应对。
任何的决策无法论对与错,既然在考量了多角度之后,就无法后悔今天的决定。所有的决定一旦做了下来,就得承担风险以及背负该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