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对手比下去,你就能够赢得这场战吗?
有很多人认为,只要懂得方法将对手打倒,或突显对手的弱点,以提升本身的强项,就能够从中获利。这道理是否确凿,还是一个悖论呢?
这是商场上最常见到的竞争手法,只要能够打压对手,让对手展露了本身的弱点,进而影响了客户对竞争对手的垂涎,最终将客户转到自己的手上。无可否认,这一招的确有可能能够抢到一些客户,但是不是说,只要能够在和竞争对手相比之下,自己稍胜一筹,就能够让客户转向自己,让自己从中得益?
今早在小食中心打包云吞面时,由于档口的煮面小贩不在,那很自然的,一般在小食中心出现这样的局面,有两种反应,第一就是到另外一档去点其他食物,要不然就是第二种做法,转头问隔壁档的小贩,这煮面的小贩在哪里。
如果人不懂想吃什么,或是一个满随便或很随意的人,可能就是第一种反应,东档不点到西档,可我今早已经确定了要点云吞面给家人吃,反正听到明道材讲师提过,云吞面是淫荡面…当时就很想去吃了,哈哈!
当我问隔壁的淋面档小贩时,他对我说:那人在后面做叉烧,还没有准备好开档。我看看云吞面档口,叉烧已经挂在那儿了。这老板就算要讲骗话,好歹也眼观四方后才讲嘛,至少还有说服力。不然他可能就是认为我不懂什么是叉烧啰。
通常出现这种人瞎眼说骗话的,我都会顶对方两句:“叉烧你的烧卖,这吊在那边的难道是粉肠?”不过,今早我听了就静静不出声,因为戴着口罩,很懒说很多话。这才发现到原来戴口罩可以遮丑之外,还可以让本身避免出口伤人。
然后后面档的印尼妹则问我是不是要打包云吞面,我说是的。于是她说到厨房处去叫那煮面的小贩来。不一会儿,那小贩出来了,然后就为我准备要打包的食物。
这淋面的小贩,他心理想什么呢?是习惯性的口头禅说:其他档还没有准备好,还是有居心的想让我转向他和他打包淋面?
他或许认为,客户会容易被他的一两句话影响,然后就会到他的档口去交易。就算我要到其他档口,是不是会在这么多的档口中选他呢?他的卖点在哪里?如果排除他的食物种类和好吃与否,至少会否让我觉得他的生意手法是老实的,有礼貌的对客户服务。
当然,很多人也许心理想,小贩而已,服什么务?
这里所谓的服务,至少在我问的时候,不是用“骗话”来打压你的对手,而且要贬低对手,也得用高招一些的手段吧。至少你礼貌的说:刚才看他到厨房去了,可能在准备着一些东西。或许你稍等一下。还是要不要打包淋面?我这里可以马上煮给你?
这样做,或许我今天不去和你交易,但是难免会因为你的诚恳、礼貌,心里会觉得不好意思,可能该次就会光顾你。
人总是认为,只要我踩低对手,必定就会获胜。这或许是短暂的利益,但是长久之计,却因为自己没有凸显出,你能够让客户青睐的条件,那又凭什么能够挣得客户的光顾呢?除非小食中心只有你们两档,可能本身的胜算比较高吧,但是在接近30档的小食中心,你的自私,可能也未必能够坐享渔利。
要客户来光顾自己,不是要刻意的把对手打倒,而是要把自己做好。本身拥有什么优势,你如何在客户心目中凸显一定的地位。从产品、服务、门面、效率等方面下手,总会让自己能够奠定出定位。
一味的攻击对手,但又击不中对手的要害,还愚昧的以为那就是对手的要害,反之一旦被客户揭穿,是自打嘴巴的做法。客户或许不对你说,但是客户心中已经有个谱,你是不值得交易的那种人。不一定否定你的产品,而是对你的为人种下了一个负面的种子。